“非洲手机之王”传音在三折叠手机产品上再次“秀肌肉”。
近日,来自传音控股(688036.SH)的消息称,传音旗下品牌TECNO推出三折叠概念机TECNO PHANTOM Ultimate G Fold,采用G型双内折结构,配备9.94英寸柔性主屏与外屏设计,折叠状态下厚度为11.49mm、展开后最薄处3.49mm。传音方面称,该机型刷新三折叠手机轻薄纪录,成为全球最薄三折叠手机。
对此,Canalys分析师钟晓磊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音推出三折叠概念机,意在通过技术“秀肌肉”提升品牌高端形象,拓展中高端市场布局,同时应对当前供应链成本压力及行业转型挑战。
三折叠手机发展现状
传音旗下拥有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手机品牌,包含功能机和智能机业务。事实上,记者留意到,在推出三折叠概念机TECNO PHANTOM之前,去年的8月和今年的2月,传音就通过TECNO品牌和Infinix品牌先后发布了三折叠概念机PHANTOM ULTIMATE 2以及竖向三折叠概念机Infinix ZERO,但均未进入量产阶段,目前仍停留在技术展示阶段。
从行业情况来看,2024年9月,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非凡大师,售价19999元起,该机型目前仍是全球唯一一款在售的三折叠智能手机。
三星也在积极布局三折叠手机市场,早在2025年年初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三星就展示了两款三折形态概念机Flex G和Flex S,分别采用内折与Z字形折叠方案,并计划在2025年年底至2026年年初发布其首款三折叠手机。今年7月,三星移动业务负责人卢泰文宣布,三星计划在年底前推出一款三折叠智能手机。
据了解,当前,三折叠手机成本高昂,受众面狭窄、技术难点颇多(如屏幕、铰链、软件系统的适配、功耗发热)是该产品市场推广的挑战。
而一些主流手机厂商对三折叠手机也持观望态度,表示短期内不会快速跟进。比如,此前,OPPO中国区原副总裁刘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对三折叠产品布局态度时就表示:“内部有产品方案,但暂时不做,需求不是那么强烈。”
与此同时,荣耀前CEO赵明亦在一场公开直播中指出:“荣耀在技术层面也已具备推出三折叠屏手机的能力。后续会根据消费者需求来确定商业化的时间节点,三折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商业选择问题。”
在钟晓磊看来,硬件层面的技术难题并非阻碍三折叠手机上市的关键障碍,当前供应链与厂商预研已能基本解决铰链、电池、内部堆叠及玻璃盖板等问题。三折叠手机市场目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研发成本高昂而预估销量难以覆盖投入和软件适配复杂等挑战,尚未成为主流厂商优先布局的产品形态。华为积极推广三折叠屏是出于技术展示和品牌塑造的考量,三星此前也积极展示过三折叠概念机多用于展示技术实力和推动零部件销售,而OPPO、vivo、小米等厂商更倾向于针对主流用户推出产品。
布局原因几何?
传音方面向记者表示,TECNO PHANTOM Ultimate G Fold目前暂无正式量产计划,但已具备量产能力。如PHANTOM Ultimate系列概念机一样,其核心想展示的是TECNO在折叠手机领域的前瞻性、创新工艺方面的领先技术实力和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创造力。TECNO方面还预计,将于2026年MWC期间展示这款概念机。
在钟晓磊看来,传音推出发布三折叠概念机并非追求销量,而是“秀肌肉”,拓展品牌市场空间并向高端走,意在摆脱低端标签。
“自2024年下半年起,市场就面临较大的供应链成本上升压力。尤其是传音主力市场长期依赖的1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8.46元)以下超低端机型,毛利也面临较大压力。”钟晓磊向记者分析,传音此前已经发布了多款双折叠产品,随着三折叠概念的产品发布,可以看出,传音也想通过折叠屏产品拉升品牌形象,此前,其旗下的techno、Infinix等品牌就在希望从之前主打100美元以下价位段产品上探到100—199美元、200美元以上更高价格段,来提升产品毛利率。
钟晓磊还告诉记者,传音此前发布的双折叠屏机型主要在印度和中东市场投放,出货量相对有限,也主要是用于试水和提升品牌形象。
根据传音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而归母净利润为4.90亿元,同比下降达69.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3亿元,同比下降74.64%。
谈及今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和利润下滑的原因,传音方面亦在前不久的投资者活动上表示,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及毛利额有所减少。
从最新的市场情况来看,传音面临的市场压力仍在持续。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传音全球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1.7%。Canalys(现并入Omdia)数据亦显示,该季度,传音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下滑2%。
面对手机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传音方面亦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手机业务稳健拓展,强化中高端产品突破,坚持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在影像、AI、充电、基础体验等技术领域重点打造产品价值点,提升中高端产品竞争力。
钟晓磊预计,2025年下半年,智能手机厂商将面临更大成本压力,尤其是内存价格上扬对中低端产品线的压力,行业承压。预计全年手机销量持平,传音也正探索差异化方案,拟发力高价位产品寻求增量。
频繁加码新业务
除了拥有新兴市场知名手机品牌TECNO、itel及Infinix之外,传音旗下还包括数码配件品牌oraimo、家用电器品牌Syinix以及售后服务品牌Carlcare。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来,传音也一直在非洲、拉美市场加码布局消费电子市场之外的新增长业务,比如光伏储能、出行等。
在光伏储能领域,传音成立了钛氪能源科技发力储能业务。2024年11月,市场传出,传音成立了光伏事业部,专注非洲市场,在旗下品牌itel官网上已经可以看到不少储能相关产品。
而在出行领域,2025年,传音被传成立出行事业部,探索两轮电动车业务。传音招聘信息显示,其发布了“B端电摩产品经理”“高级营销经理(驻尼日利亚)”等招聘信息。其中,“B端电摩产品经理”的职责包括B端电摩(针对非洲市场的两三轮电动摩托车)产品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等。高级营销经理(驻尼日利亚),而高级营销经理(驻尼日利亚)则负责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的整体营销工作,推动短交通电摩品牌“REVOO”在该国的营销推广(大促、宣传等)、负责REVOO在尼日利亚的品牌建设工作。
更有消息显示,传音布局两轮电动车业务的时间更早,此前已经推出了电动两轮车品牌Revoo和TankVolt,其中,Revoo主要在南亚、拉美等地区销售,而TankVolt主要在非洲市场。
谈及公司在发展除消费电子以外的业务战略与想法,传音方面向记者回应,面对新兴市场日益增长的智能终端设备需求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传音正加快推进“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家电、数码配件等扩品类”的商业生态模式,通过多业务的协同不断加深公司护城河。
钟晓磊认为,传音多元化业务发展的优势是其深耕非洲市场多年,凭借对市场的深度理解与渠道优势,可快速推出符合本地需求的解决方案。
传音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传音控股将营业收入明确划分为手机销售和其他产品收入,其中手机销售收入为631.97亿元,收入占比为93.68%,同比增长10.2%。其他产品收入为42.59亿元,收入占比6.31%,同比增长7.25%,“其他业务”虽然增长,但尚未成为业绩支柱。
而新业务何时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仍待时间观察与市场检验。
16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