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律宾海警船9701在中国黄岩岛周边的海域进行活动。这艘9071船多次以高速穿越中国海警船21550号与5009号的尾部,最近距离曾近至仅100米,并故意做出大角度转向的动作,制造碰撞的风险。与以往的表现显著不同,这次菲律宾海警的行为显得相当激进。从早期的“碰瓷”策略转变为主动的危险接近,无疑在威胁中方的航行安全。
究竟为何菲律宾海警船此番表现如此激烈?通过最近公布的视频可以窥见端倪,原来9071舰正是去年在我国仙宾礁非法滞留长达五个月,最终被驱逐的那艘船。这艘9071是菲律宾目前吨位最大的海警船,建造于日本三菱重工,排水量超过3000吨。然而,与我们拥有的万吨级海警船相比,它显得十分渺小。而我们的海警船不仅体量庞大,而且配备了威力强大的舰炮,即便是持续喷射水炮,菲律宾的舰艇也不敢继续强硬,根本不敢肆意妄动。
展开剩余61%令人注意的是,此次中国的万吨海警船并未参与对峙,而是派出了排水量仅有几百吨的21500艇和5009艇。在菲律宾海警舰艇面前,这些小型船只显得更加娇小。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菲律宾的挑衅行为如此激进,他们视此次机会为宣扬“威慑力”的绝佳时机。黄岩岛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而中国用几百吨的巡逻艇去应对菲律宾的3000吨巡逻舰,表面上看似并不占优势,实际上透露出了一种深层的战术考量。
首先,这样的行动能够有效规避菲律宾的舆论操作。黄岩岛几乎就在菲律宾的海岸线上,菲方船只出海后便能立即观察到中国万吨海警船的存在,这无疑增大了他们的压力,亦为他们的舆论宣传提供了机会。菲律宾长期以来以“弱者”的形象博取外界同情,之前在仁爱礁和仙宾礁的坐滩行动均采用这一策略,而中国则用小型执法船,避免被西方媒体渲染为“军事压迫”,同时利用专业执法记录仪对菲律宾的危险行为进行完整取证。
其次,策略上则是一种诱敌深入的战术安排。关注南海局势的人都明白,自黄岩岛划定海基线以来,中国的大型海警船和军舰已常态化存在于此。很显然,活动的船只绝不仅仅是这两艘几百吨的舰艇,周围必有更多的军舰和海警船在待命。就在一周前,中国海警4203舰还曾追击菲律宾船只125海里,直到抵达吕宋岛。因此,小型舰艇的行动实际上是“前哨战”,为后方重型舰艇的快速支援创造了条件。
“小艇近身缠斗,重型舰艇压阵”,这或许是新的战术思路。可惜菲律宾在察觉形势不对时迅速逃离。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分享的当天的AIS数据,可以看出事后菲律宾舰艇的急速撤离。因为除了两艘活动舰艇外,周围还有多艘大型舰艇在实施包围,只要菲律宾舰艇与我们的巡逻艇出现任何摩擦,便能迅速被围捕。可见,无论菲律宾如何闹腾与挑衅,在黄岩岛这个战略位置上,他们的失败已然显而易见。
发布于:天津市16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