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深夜,伊朗向卡塔尔境内的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射导弹。几乎同一时间,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13个字:“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
戏剧性的是,就在几小时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刚与伊朗外长会面承诺支持,也门胡塞武装还向以色列发射导弹表达力挺。
伊朗的突然转变让支持者措手不及。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在宣布停火后竟公开嘲讽伊朗的报复“非常软弱”。德黑兰方面则强撑颜面,声称停火是“应特朗普近乎哀求的方式”而达成的。这场外交博弈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
一心求和的伊朗,特朗普的停火令
距离21号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不到24小时,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专机降落在莫斯科。普京罕见迅速接见,公开承诺“俄罗斯愿为伊朗人民提供协助”。
这不是普通的外交辞令,在俄罗斯与西方持续对抗的背景下,普京的表态相当于给伊朗递上保护伞。
几乎同时,也门胡塞武装展现出更直接的支援。6月23日,他们向以色列海法发射高超音速导弹,这是该组织首次使用此类武器袭击以色列本土。
胡塞武装的行动并非偶然,而是配合伊朗的协调攻势,向美以展示地区抵抗力量的联动能力。
在德黑兰街头,有年轻人举着被炸核设施照片高呼复仇。伊朗最高领袖顾问在电视上宣称“游戏远未结束,好戏还在后头”。所有信息都显示,伊朗正准备在盟友支持下发起强力反击。
但伊朗用行动证明:我偏不,我就是逗逗你们。
以来在向美军基地开展报复行动前,提前向卡塔尔和美国提出袭击预警,让美军能及时疏散人员进入掩体。最终发射的19枚导弹中,仅一枚落在基地内且“未造成损失”。
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公开“感谢伊朗提前通知”。
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声明特意强调:导弹数量与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的炸弹数量“完全对等”,打击目标远离居民区,“不会威胁友好国家卡塔尔”。
这种精心设计的象征性报复,与2020年苏莱曼尼事件后袭击伊拉克美军基地的手法如出一辙。
德黑兰需要安抚国内强硬派,但又避免给美国提供全面开战的借口。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马克·菲茨帕特里克分析称:“伊朗在走钢丝,既要展现反击能力,又要控制冲突规模。”
美国东部时间18:02,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按下发送键:“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这13个字瞬间传遍全球。
停火的过程设计的十分精确:伊朗先停火12小时,接着以色列停火12小时,24小时后战争正式结束。
有趣的是特朗普的补充说明,双方还需完成“最后的任务”。话音未落,以色列战机就对伊朗西部发动了“冲突以来规模最大的空袭”。
特朗普选择个人账号而非白宫官方渠道发布停火决定,留下进退空间。.
这种模糊处理既避免美国官方直接背书,又为伊朗国内强硬派保留否认余地。一位前国务院官员私下透露,这是特朗普的典型交易艺术,用不确定性换取操作空间。
被坑的盟友,停火的真相
普京与伊朗外长的会晤刚结束不到12小时,停火消息就传到了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内部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俄方对伊朗的突然转向“感到意外”。伊朗接受停火让俄罗斯陷入两难:继续支持显得多余,撤回支持又损害信誉。
胡塞武装的处境更为尴尬。他们6月23日刚发动导弹袭击支持伊朗,24日凌晨就得知停火协议达成。更讽刺的是,以色列在停火后仍将胡塞列为“继续打击目标”。
德黑兰的选择使地区代理人陷入被动,暴露了抵抗轴心内部协调的脆弱性。
卡塔尔作为调解方也处境尴尬。该国刚经历伊朗导弹穿越领空,被迫紧急关闭民航系统。多哈政府一边谴责袭击“公然侵犯主权”,一边还得继续当美伊传话筒。
海湾国家在安全依赖与地区现实间的矛盾显露无遗。
特朗普在宣布停火后不忘补刀,公开嘲讽伊朗的导弹报复“非常软弱”。这种刻意贬低,意在削弱伊朗的威慑形象。
德黑兰迅速发动语言反击。伊朗国家电视台宣称停火是“应特朗普近乎哀求的方式”达成的,革命卫队声明强调导弹打击已“摧毁美军基地”。这种语言层面的反讽艺术,试图将停火包装成对美国的“恩赐”而非屈服。
但言辞无法掩盖现实困境。伊朗最初坚持“以色列先停火”的立场彻底瓦解。副外长阿拉格齐曾强硬宣称“只要袭击继续,就不会与任何一方对话”,如今却默默接受分阶段停火。这种立场倒退,暴露了德黑兰决策层的两难。
表面看,伊朗核设施遭重创后被迫停火。但更深层因素在于经济压力,多年制裁使伊朗外汇储备缩水60%,通胀率高达45%。继续对抗可能引发国内动荡。
特朗普这次调停同样源于内部压力。最新民调显示,85%美国民众反对与伊朗开战,多数人认为空袭核设施“降低了美国安全性”。
协议核心条款也暗藏玄机:美以保留对伊朗的空中监控权,一旦发现恢复铀浓缩或导弹发射,随时重启打击。这种单向约束实为套在伊朗脖子上的绳索。
而伊朗议会火速通过“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议案,明显是将核监督机制作为后续谈判筹码。
此次伊以冲突的结束充满着戏剧性,也十分的突然,俄罗斯政府因此面临战略调整需求,胡塞武装需重新评估盟友可靠性。海湾国家在民航恢复后仍需保持高度戒备。。
真正的考验在于停火能否持续。伊朗坚持保留铀浓缩权利与以色列要求彻底弃核的根本矛盾并未解除。
美以保留的监控打击权,以及伊朗暂停核监督合作的举动,都表明当前停火本质是战术性暂停。双方军事准备仍在继续,未来冲突风险并未消除。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参考资料:特朗普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全面停火 央视军事 2025年6月24日
16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