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哈尔科夫前线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乌克兰第3“亚速”旅的无人机和无人地面车辆成功摧毁了俄军的一个据点后,令人意外的是,数名俄军士兵竟然朝着这些钢铁装备举手投降,并被乌军押送至阵地。这一幕不仅展现了现代战争的新面貌,还创造了历史上首次“机器人俘虏人类”的纪录。
回顾去年的一件类似事件,乌克兰甚至有一支整编的军队集体向俄罗斯的四轴无人机投降,这同样创造了战争史上“无人机俘虏人类”的先例。由此可以看出,战场正在悄然进入无人化时代。而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中国正稳步走在前沿,成为这一新时代的领跑者。
根据央视军事频道《国防军事早报》报道,解放军第76集团军某旅近期在一场协同攻击对抗演练中,投入了大量的“机器狼”四足机器人以及兼具侦察和打击功能的穿越机。这些高科技装备在复杂的地形中与士兵们组成小组,交替掩护、共同推进。三条身披迷彩的“机器狗”和九名士兵搭档,完美地模仿了传统步兵“三三制”战术的配合方式。
展开剩余67%在演练过程中,侦察型机器狗首先以200米的距离扫描前方的热源信号,火力型机器狗则在侧翼架设191式步枪进行防护,后方的保障型则携带着弹药箱紧随其后。当士兵轻点平板,指令一发出,机器狗便迅速启动,对模拟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它们的行动配合非常默契,宛如战场上经验丰富的老兵。尽管这些机器狗的“弹药”会飞溅,但它们自己并不会“阵亡”,在钢铁与电子的协作下,战斗几乎没有人力的局限。
传统的“三三制”战术源自抗美援朝时期,旨在通过三人小组分散冲锋来降低伤亡。而新版的“人机三三制”则使得机器狗代替人类冲锋,进一步减少了士兵的伤亡风险。特别是在高原的演练中,侦察狗通过激光测距仪精确锁定了三公里外的伪装工事,紧接着火力型机器狗使用榴弹发射器精准摧毁目标,其行动速度是传统班组的四倍之多。
与一些西方国家仅仅将民用机械狗拿来充当战场替代品不同,中国的机械狗早已完成了军用化升级。它们的装甲保护非常严密,躯体的复合钢板可以有效抵挡7.62毫米的子弹。关键部位如摄像头和关节处,还加装了防破片护罩,哪怕跌入弹坑也能顺利爬出。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们搭载了抗干扰天线,在电磁干扰的情况下依然能维持1公里的远程控制。
这些机器狗还具备优秀的平衡系统。去年珠海航展上,甚至有30台机器狗通过组网进行协同作战,展示了极强的战术配合能力。此外,这些机器狗的模块化设计也使得它们能根据作战需求灵活更换武器配件。例如,在两栖登陆时,经过重装的机器狗会率先冲滩,顶着敌人的火力摧毁隐蔽阵地,同时无人机也会同步投放火焰攻击。在城市巷战中,机器狗可以踹开门,利用红外传感器穿透烟雾,精确锁定目标,而后方的士兵则等待“拆快递”一般的任务完成。这些能力远非民用机械狗所能比拟。
然而,西方军队目前正面临着“战术代差”的问题。美军曾尝试将M72火箭筒加装到中国的机械狗上,但由于缺乏协同训练系统,机器狗在行动时常把指挥官视作障碍物,绕行而过。而北约的步兵班,在面对中国机械狗集群时,显得毫无还手之力。中国的机械狗班组配置上,九人战斗小组可以配备三台机器狗,强大的火力输出等同于三十名士兵的战斗力,使得战场控制范围得以大幅扩展。
尽管如此,目前中国的机械狗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它们在野外作战时,偶尔会因为失去平衡而摔倒,需要士兵扶起;遇到水沟等障碍时,可能会犹豫是否跳跃。然而,技术的进步是不断推进的,中国的军用机械狗已开始在少量部队中装备,而美国的军用机械狗仍处于实验阶段,距离实战应用尚远。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中国的战斗小组将从现有的9人3狗,发展成1人12狗,士兵只需坐在战场后方,轻松操控这些机械战士,与敌军展开激烈的对抗。
(消息来源:央视军事频道《国防军事早报》)
发布于:天津市16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